首页 教育 东营区第一中学:聚焦“双减”提质增效,助推教育回归本源

东营区第一中学:聚焦“双减”提质增效,助推教育回归本源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东营区第一中学从组织建设、制度构建、师资保障、内容优化、宣传发动等方面周密组织实施,成效显著,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广泛认同。学生家长负担减轻了,师生互动、亲子互动、体育锻炼、劳动实践、兴趣特长多了时间,有了空间,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晨报东营讯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东营区第一中学从组织建设、制度构建、师资保障、内容优化、宣传发动等方面周密组织实施,成效显著,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广泛认同。学生家长负担减轻了,师生互动、亲子互动、体育锻炼、劳动实践、兴趣特长多了时间,有了空间,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多措并举,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

学校建立健全作业总量控制机制,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指定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和平衡各学科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三至五年级每日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初中阶段每日作业量不超过90分钟;创新学生作业自主管理模式,实行差异化作业、分层作业和统一公示制度;积极实施活页作业、思维导图等多样化的教学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创造性思维发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班主任掌握每日作业总量,由全体学生和家长对作业内容进行监督,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

创新模式,课后服务质量“做加法”

一是积极构建“五位一体”的校内课后服务体系,让阳光体育运动、阅读之旅、选修课程、特色社团、劳动体验和自主学习贯穿周一到周五课后服务的始终。二是积极整合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把社区学校、“五老”志愿者、才艺家长和本校教师统筹安排,形成人人有专长,科科有特色,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的良好氛围,全力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三是“走班选课”与课后服务有机融合,形成富有一中特色的“课程超市”。开设了田径、足球、乒乓球、陶艺、剪纸、跆拳道、航模、编程、管乐等50余种选修校本课程,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创新了课后服务形式。四是建立实施了“日日清”小老师制度,出台了《东营区一中课后服务“日日清”小老师制度实施方案》,在课后服务教师全程组织指导下,小老师围绕“老师讲了什么、这节课回顾什么、我们学到了什么、引发的思考和启示”等方面进行讲授,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调动了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课后服务的效率。

梯级培养,低负高效课堂“做乘法”

学校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探索实践了以“分段达标、分层培养、分类评价”为核心内容的教师“梯级培养”专业发展模式,实现教师适性适能发展。确立了“低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理念和“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的教学宗旨,成功探索出了“基于分组背景下的‘五步导学’”高效课堂模式,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东营区第一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落实‘双减’任重道远,‘双减’政策不能只停留在对教育行为的规范上,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东营区第一中学全体教师光荣的使命,全校师生将扎实工作、开拓进取,聚焦‘减负’提质增效,全力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通讯录 辛宁 秦小康)

本文责编:段波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15066077285  QQ:1084219842(同微信)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46—6377716,0546—6377717,0546—6377718

邮箱: 204146672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