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东营讯 为进一步拓展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落实,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新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等方面,2月13日,东营区弘文小学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在线观看《山东省2025年春季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新教材网络培训和答疑活动》。
本次培训主要聚焦对小学数学青岛版新一年级教材的深度解读。专家们通过分析新旧版教材的对比,深度剖析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具体的课堂案例,清晰展现了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突显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13日上午,威海市高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于华静老师带来了《青岛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的专题报告。她从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的对比、2022版课标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具体单元内容解析等几方面对新教材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教材解读和练习应用解读,让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学要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13日下午,来自烟台福山区福海路小学的康静老师执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康老师整体采用“教”“扶”“放”的教学策略。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习得知识,还积累了学习经验。从真实情境出发,帮助学生感悟“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同时,康老师还关注学生正确书写、合作探究、准确表达等数学习惯的培养。

潍坊潍城区实验小学王巍巍老师执教《分类》。王老师老师基于新课标理念,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教学中,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根据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王老师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通过讲数学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从不同故事情境中感悟符号表达的一般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分类意识。

济南市莱芜区教育局教学研究中心胥庆兰老师执教《主题活动:爱心义卖》。胥老师带领学生经历方案规划,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落实新课标“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在切入实践活动学习时,老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素材,在真实情境中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感悟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本节课通过“三会”精神的落实,学生达成初步数感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最后,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册主编刘乃轩作了专题讲座,刘老师提出要从对专家名师的理解、内化形成的高认识到经历研读教材、课堂教学、课例反思、案例撰写的高落实。他鼓励全体老师抓住课标、教材以及教学方式的变与不变,在平日教学中用好教材,研好教材,真正做到传承与发展。
(通讯员 仇艺)
本文责编:段波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 15066077285 QQ:108421984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