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讯 6月13日上午,“古琴非遗进校园”东营市实验中学古琴艺术非遗传承校授牌启动仪式在东营市实验中学运河路校区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艺术第六代传承人茅毅,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常光兴,东营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家军,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陈秀亭,东营市教育局体卫艺办公室主任吴金生,东营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教研室主任张俊连,东营市教科院艺术教研员卞全照,东营市实验中学女工委主任、《国学弦歌》课程负责人王芳出席启动仪式,东营市实验中学党委委员、教学处主任陈新波主持启动仪式。
仪式上,东营市实验中学女工委主任、《国学弦歌》课程负责人王芳介绍了学校《国学弦歌》课程框架、课程内容、授课模式、师资队伍及硬件配置等情况。东营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教研室主任张俊连、东营市教育局体卫艺办公室主任吴金生分别致辞,对东营市实验中学开展的古琴非遗进校园及《国学弦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相关课程开展提出希望。
东营市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家军致辞时表示,非遗文化进校园是非遗传承、保护及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将非遗文化融入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梳理民族自豪感,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闻弦歌而知雅意”,学校《国学弦歌》等课程使学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内涵,梳理向善之心,养成君子之德,提高审美情趣,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内涵丰富、青春活力的新时代中学生。
“诸城派”古琴艺术第六代传承人茅毅向东营市实验中学捐赠了一批古琴。李家军向茅毅颁发课程顾问和特聘教师聘书及捐赠收藏证书,同时向温庆辉、马东梅颁发特聘教师聘书。茅毅与李家军共同为“国学弦歌——东营市实验中学非遗文化传习室”和“云雪堂——诸城派古琴传习中心”揭牌。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常光兴宣布“古琴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
随后进行的展演环节,东营市实验中学国学社学生及温庆辉、马东梅、王芳、张崇涛等老师表演了古琴弹奏及吟诵表演,展示了《国学弦歌》校本课程开展的成效,活动在茅毅演奏的《梅花三弄》古琴曲中落幕。
13日下午,茅毅为东营市实验中学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了古琴非遗项目传习现场培训。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作为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古人把古琴称为圣人之物,传道之器,认为通过琴便能“上下与天地同流”,亦能与“万物合一”。古琴具有强烈人文归属感,古人用它抒发情感,寄托理想。古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记者 王召军 赵军 通讯员 李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