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乡村教育的“赶路人”|记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张洪乐的成长之路

乡村教育的“赶路人”|记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张洪乐的成长之路

在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一教书就是22年,在利津县镇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他一步步成为县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正是这种乡村教师的“草根”之路,对于广大普通教师来说,才更加具有启示价值。
本周,让我们一起走近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张洪乐,看看他的教师成长之路。

编者按: 作为学生的老师,他扎根于东营市利津县一所乡村小学22年,带着孩子们读书、写作,孩子们逐渐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仅仅一年的时间,学生阅读量增加,视野不断开阔,写作能力逐步提升。

作为教师的朋友,从世纪初的教师论坛,到火热的博客时代,再到现如今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他紧跟时代步伐,笔耕不缀,十多年来,坚持在网络和全国教师小伙伴无私分享、互助成长。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热心公益,创办“生活读写”师生交流群,三年内默默指导几百名农村学生阅读和写作,制作系列音频节目“豆爸教作文”,惠及全市的乡村小学生,先后为河南等地小学生捐书一百多本。

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是一个草根,只是遇到了好的土壤和机遇。

在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一教书就是22年,在利津县镇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他一步步成为县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正是这种乡村教师的“草根”之路,对于广大普通教师来说,才更加具有启示价值。

本周,让我们一起走近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张洪乐,看看他的教师成长之路。

▲张洪乐老师

一、职初教师:不断阅读和写作,向身边人学习,做好职业规划

2000年秋季,张洪乐老师进入陈庄镇中心小学工作,身为职初教师的他,经常借阅学校图书室的教学杂志、教学著作反复研读。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反思,凭着一股冲天的干劲、反复实践的韧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逐步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到陈庄镇中心小学工作不久,他接触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论坛”是小学语文名师的交流之地,“教育在线论坛”是朱永新教授带领下的一群具有新教育之梦的理想教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实践交流的大群落,就夜以继日地学习,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整理成文字,在网上交流,后来成为人教社人教论坛“小学语文”版块的版主。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反思,逐步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阅读和写作课程建设是他的研究优势和发展方向。

张洪乐说:“阅读是长根的事业。当你沉下心来阅读一本又一本书,啃下几十本名著,有了这些名著打底,慢慢地,你的精神气质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你夯实了底蕴,你拥有了底气。”

在入职后的近十年间,张洪乐平时的业余时间基本上手不释卷,一有空闲,就购书、读书。自己购买、阅读的名著、语文专业图书达到一千余册。

他努力向身边的老师学习。陈庄镇中心小学语文组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优秀的教师团队,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拜师学艺。自己主动去学习,虚心向师傅求教,建立各种教育教学的常规,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

二、骨干教师:没有人是一帆风顺,他的成长和你一样艰辛

张洪乐听课,主要是借助学校图书室购买的名师教学示范课录像资源,网络名师课程进行系列听课。比如他研究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他用两年的时间,从于老师的阅读课开始,低中高年级都要听,然后根据于老师的课堂语言、朗读的艺术、词语的教学、段落教学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在细节上深挖,逐步把于老师的教学艺术研究透彻,学到手,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每学期,他都会把自己上的一节或两节课录制下来,在课上找出三个亮点,找出三个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听课、上课,指向于学习名师大家,并且对比反思自我,这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

当然,反思自我,不仅仅是听自己的课。还要勤于写作,把教育教学中的琐琐碎碎的事儿写下来,成功的、失败的、苦恼的、开心的,都写下来。在博客时代,新浪博客“静云斋半亩方塘”是他的业务记录自留地,最近几年,“生活读写”公众号成为他和学生记录读书写作的网络空间。

三、追求卓越:教师要大量阅读、大量写作,创造属于你的课程

追求卓越的教师,要向他人学习,更要向课程中的自己学习。要想成为卓越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公开课舞台秀上的那个熠熠闪光的自己。公开课上一两次闪光,并不稀奇,只要你有基本素养,有人精心包装你,都上得好。但是,如果没有自己的课程,你注定昙花一现。

沉下心来,读书、写文章,慢慢地,张洪乐在阅读和写作中获得了救赎。他和孩子们一起做了很多有意思的课程。“班级报纸”课程,一做就是十多年,从2010年开始,学生的作品发表在第一期“好玩儿”班级报纸上,到2022年学生作文发表在第41期“童心飞扬”班级报纸上,期间有一届届学生的锲而不舍,有许多次学生作文的自主修改完善,烙下了学生精彩的生活的成长足迹。通过班级报纸、童心悦读等各种课程的开展,家长尊重他了,同事信任他了。学校老师们也逐步创建课程,大量阅读,大量写作。

从骨干走向卓越,这一步,只有少数人走得过去;大部分人在骨干这条路就走到头了,再难往前跨一步。这也是个瓶颈。怎样走出瓶颈,方法之一就是创造属于你的特色课程。

近五年来,是张洪乐个人成长比较快的时期。2020年8月,张洪乐在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审崔峦老师的指导下,跟着刘发建老师进行“跟着名家学语文”课程研究。两年的时间,张洪乐逐步成长为全国“跟着名家学语文”课程中心核心成员,一至六年级课程实践指导专家,全国“跟着名家学语文”种子教师培训专家。通过“名家经典阅读周”活动的开展,乡村小学的学生阅读量明显提升,例如四年级学生的一年阅读量最多达到178本,2000多万字,班级学生每年平均阅读量约45本,560余万字。一学期,班级开展4个 “名家阅读周”, 学生在“名家阅读周”活动中,浸润于名家经典作品中,爱上李白、杜甫、老舍、巴金、琦君,爱上冯骥才、冰心、安徒生、王尔德、梁晓声……有了自己的文学偶像,爱上阅读、爱上朗读,爱上抄写、爱上写作。学生所写的作文,具有名家的味道,许多作品发表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2022年6月,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被认定为“跟着名家学语文”课程全国首批实验基地学校(张洪乐主持研究实践)。

厚积薄发,天道酬勤,近几年来,张洪乐个人成长显著:2021年9月,在《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平台“语文到底怎么教,语文究竟怎么学”系列课程中,做研究报告直播分享;获市级“一师一优课”评审活动中荣获壹等奖,利津县优质课评选小学语文学科一等奖,获利津县小学整本书阅读推进课评选一等奖等;2021年12月,他获得了东营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小学语文市级教学能手,多次在东营市执教公开课,2022年7月,张洪乐参与的学校教学成果研究获“2022年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编后语:张洪乐老师的成长,给我们很多启示,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时段,都会遇到高原期,或是沼泽地。当这个时期来临的时候,切莫慌张,要冷静地分析一下,你的生命当中遭遇了什么,是什么让你停止不前。确定一个方向,汲取更多的能量,然后持续不断地创新、行动,往前走,小步子,不停步。坚持小步子,不停步,于是,你就会发现,你又走出了你生命的第二个高峰。

(通讯员 陈欣 崔爱民)

本文责编:段波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15066077285  QQ:1084219842(同微信)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46—6377716,0546—6377717,0546—6377718

邮箱: 204146672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