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设备单机调试;10月25日,供暖管线注水工作提前启动;10月31日,供热点火并进行烘炉和升温等工作;11月3日,东营市利津县城区集中供热已进入暖气试运行状态,暖气陆续进入市民家中。利津城区成为全市率先供热的城区。
冬季供热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冷暖,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这几天降温,在家里也感觉有点冷,就担心刚出生的孩子感冒了。没想到真的提前供暖了,家里很暖和,很舒服。”家住利津县文苑社区的居民张志强感受着屋内的温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为确保集中供热的安全运行和城区居民温暖过冬,利津县早谋划早行动,对城区14个老旧小区供热设施进行了改造,针对上年运行存在的问题,利用非供暖季时间对供热系统设施、设备、管网等进行摸排梳理,分门别类制定检修改造、升级更新等技术方案,逐一整改到位。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运行安全培训考试考核持证上岗,提前采购贮存燃煤1.5万吨,备足生产运行和抢修维修物件配件,为冬季集中供热顺利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自11月3日起,我们就进行了供热系统热水切换,目前整个城区供暖运行已趋平稳,居民家中室温已基本达到正常供热标准。”利津县供热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学峰说。下一步,将根据天气变化和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有序提温提量提压,加强调度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努力提高供暖效果,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温暖舒适祥和的冬天。
同时,为更好的服务城区居民,利津县优化升级供热客服系统,开通线上报停、更名等功能,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6部,使用手机终端与维修服务站点联网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微信派单、GPS定位等模块功能,畅通用热咨询、报修渠道,有效缩短企业和用户距离。成立4支维修服务队,2支专业抢修队,配备专用车辆和工具,确保供热系统故障和居民报修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大大提高服务效率和居民满意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利津县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民生工作的标尺,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基础教育、社会帮扶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来,一项项民生规划落地见效,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人心,让发展实绩更有质感,民生答卷更有温度。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増速稳居全市县区首位,利华益集团成为全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链主”企业,鲁北铁路物流园开行首列中欧班列,黄河口滩羊产业跨进3.0时代,东津黄河大桥等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铺开了跨越赶超的“发展长卷”。瑞幸咖啡等名品名店落户利津,凤栖园、晓月湖等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好去处,冰雪馆、篮球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正在规划设计,沿黄乡村百里幸福长廊加快建设,绘就了美丽宜居的“城乡画卷”。12项民生实事全部达到计划进度,县中心医院新院区、中医院和疾控中心综合楼完成主体施工,支持教育质量提升一揽子计划稳步实施,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交出了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通讯员 任万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