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蜿蜒奔腾,在东营市流入大海。在进入东营市的第一站便是闻名一方的古老村落——龙居镇麻湾村。说到麻湾村,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首先脱口而出的便是麻湾王家铁匠。麻湾梅花刀具的锻打工艺始于明末清初,兴于清同光年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麻湾二村这一技艺的传承人,从首代传人王辉算起至现任传人王海乡,已是第五代。

锻造梅花刀的第一步便是下料,将铁料切出适当大小就可以进行煅烧,这一步对锻造人是一大考验。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机械性能的恶化,甚至造成材料的报废;加热温度过低,将不利于后续锻打。锻打这一步骤要重复三次,这样可以充分去除材料中多余的杂质,赋予刀较高的韧性和强度。锻打好后就可制作刀柄,将材料一端切开后打造出刀柄雏形。这一步完成后,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梅花刀的“影子”。锻打过程会让刀具表面产生黑皮,这些黑皮影响美观,易脱落,影响成品质量。去皮后加热刀刃,进行淬火。淬火可以大幅提高刀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磨刀是一门非常需要耐心、时间和技巧的技术活,每把梅花刀都需要人工打磨,使其切肉过白、切姜不毛、切葱不散、刃口锋利、光芒饱满,最后加热刀柄塑形,磨光刀身表面。每一把出自王海乡之手的梅花刀,都要经过这一道道严格的工序。
王海乡继承祖传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锻造方法,科学淬火,具有打铁匠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在机械化生产的年代,他转变思路,专做生活用刀具,坚守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品牌知名度,尽得传统工艺技法之美,使麻湾梅花刀畅销鲁北广大地区。
记者 张启龙 赵军